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其優點在于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海綿城市”的這一理念,充分植入在體育休閑公園中,讓種植的植物也具備了凈化功能,從而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這一做法,在青島市即墨區進行了實踐。
日前,記者走進對青島市即墨區旅投公司,對該區環秀湖體育休閑公園項目建設進行了了解。據項目負責人介紹,環秀湖體育休閑公園工程在設計上廣泛應用了“海綿城市”理念,改變了以往城市規劃建設的傳統理念,充分遵循自然生態系統發展規律,采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低影響開發模式,實現了人、植被、水、環境等因素的和諧共處。
眼下正值深秋,每天從清晨到夜晚,在公園里休閑健身的市民絡繹不絕,從他們的笑臉上,可以看出市民對即墨區旅投公司打造的這處的體育休閑公園非常滿意。“我家住在公園附近,每天到這里來走走、活動一下,感覺空氣清新,很有益于身體健康。這個項目建的確實不錯,不管是整體環境還是人性化設計,我們都覺得好。”67歲的市民于為忠笑道。
“環秀湖體育休閑公園是一項民心工程,項目在建設前期的論證中,借鑒了上海等具有‘海綿城市’建設成效的經驗,廣泛吸納了市民的需求建議,全方位把‘海綿城市’理念貫穿其中。”項目負責人表示。在公園內,3米主園路采用了灰色砂石路面,園路單側采用了生態草溝,保證了滲水,沿著主園路設置了多個景觀節點,景觀節點鋪裝主要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砂石場地,停車場采用了嵌草鋪裝和砂石鋪裝兩種,保證透水,工程設計時,保留了多處生態池塘,并種植了水生鳶尾、花葉蘆竹、千屈菜等濕生植物,整個環秀湖大水面也是一個天然蓄水池,保證了整個公園雨水的儲蓄和凈化。
據了解,在該項目中,還有一個“植物生態”的涵養創新,為了發揮出“海綿城市”“植物生態”效果,園內植物的種植以自然式片植為主,突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觀變化,春季、夏季以開花亞喬木櫻花、紫薇為主,秋季以色葉植物五角楓、雞爪槭為主,冬季以常綠植物黑松、雪松為主。搭配特色點景樹種,形成連續變化的觀賞界面和景觀序列。種植了白蠟、國槐、五角楓等闊葉喬木以保證遮蔭,下層種植多彩絢麗的草花,形成疏朗通透的植物景觀,營造清新自然、舒適宜人的空間氛圍。
“籠式足球場”是環秀湖體育休閑公園工程亮點之一,在公園內共配置了6個標準籠式足球場,每個球場面積375平米,總面積2250平米,球場表面采用人造草坪加石英砂相結合,保證了球場的穩定性、平整度、舒適性。
目前,環秀湖體育休閑公園項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孫揚)發布時間:2019年10月21日 | 來源:中國山東網
掃碼進入手機站
版權所有 ? 保定市長信地下管線探測有限公司 備案號:冀ICP備2021008191號-1